- 重磅信號!萬科事業(yè)合伙人又出手了 時隔3年大宗交易接盤16億 誰在賣?
- 2020年04月01日 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萬科出現(xiàn)49筆大宗交易,賣出席位均為機構專用,總成交數(shù)量2.45億股,總成交金額61.3億元,成交價格均為25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折價2.53%。
3月31日,萬科出現(xiàn)49筆大宗交易,賣出席位均為機構專用,總成交數(shù)量2.45億股,總成交金額61.3億元,成交價格均為25元/股,較當日收盤價折價2.53%。到底是誰在買,又是誰在賣?
萬科3月31日晚間的公告顯示,代表公司事業(yè)合伙人的深圳盈安財務顧問企業(yè)(有限合伙)(下稱“盈安合伙”)當天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tǒng)購入6500萬股,占總股本的0.58%,價格25元/股,共使用資金約16.25億元。
此事有兩大看點:一是至少3年未買入的萬科事業(yè)合伙人為何此時不加杠桿進行增持?二是誰在減持,是寶能還是安邦?
為何而買?
2014年5月,萬科啟動事業(yè)合伙人持股計劃,1320位員工成為公司首批事業(yè)合伙人,包括當時公司全部8名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在內(nèi),目的是為進一步激發(fā)經(jīng)營管理團隊的工作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強化經(jīng)營管理團隊與股東之間緊密聯(lián)系,為公司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事業(yè)合伙人簽署《授權委托與承諾書》,將其在公司經(jīng)濟利潤獎金集體獎金賬戶中的全部權益,委托給盈安合伙進行投資管理,包括引入融資杠桿進行投資;同時承諾在集體獎金所擔負的返還公司的或有義務解除前,該部分集體獎金及衍生財產(chǎn)統(tǒng)一封閉管理,不兌付到具體個人。2015年1月,萬科事業(yè)合伙人持股計劃迎來了第二批員工的加入
2014年5月28日,盈安合伙通過券商集合計劃首次增持萬科3583.92萬股,占當時總股本的0.33%,共用資金約3億元。萬科在2014年5月28日~2015年1月27日之間11次發(fā)布盈安合伙購入股票的公告,至今年3月31日之前再無相關公告。這11次的增持中,盈安合伙均通過券商集合計劃,一部分資金來自事業(yè)合伙人集體委托管理的經(jīng)濟利潤獎金集體獎金賬戶,剩余為引入融資杠桿而融得的資金。至2015年1月27日,盈安合伙共通過券商集合計劃(金鵬1號、金鵬2號)持有萬科4.94億股,占當時總股本的4.48%。
直到今年3月31日之前,萬科再無事業(yè)合伙人購買公司股票的公告。萬科2017年一季報顯示,截至2017年3月底,盈安合伙已經(jīng)通過金鵬1號、金鵬2號持有萬科4.96億股。也就是說,2015年1月27日~2017年3月31日,盈安合伙僅增持了200萬股左右。
萬科3月31日公告,盈安合伙當日通過大宗交易購入公司A股股票6500萬股,占總股本的0.58%,共使用資金約16.25億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盈安合伙直接持有本公司A股股票6500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0.58%;盈安合伙認購的金鵬1號、金鵬2號共持有公司A股股票4.96億股,占總股本的4.39%。
從中可以看出,金鵬1號、金鵬2號近三年未有增持,盈安合伙此次增持未通過券商集合計劃,未加杠桿。
萬科事業(yè)合伙人此次耗資16.25億元,亦為單次增持最大手筆。在此前的11次增持公告中,耗資一般在2億元~5億元之間,僅有一次耗資接近13億元,是因增持區(qū)間跨度較大,為2014年9月24日至2015年1月23日。
因此,萬科事業(yè)合伙人此時增持,可以顯示“自家人”對股價的信心。萬科近期在二級市場的表現(xiàn)不佳,2019年度報告披露次日(3月18日)大跌逾6%,之后進一步下探,近日才略有反彈。
今年也是萬科董事會換屆之年。2017年6月,萬科董事會換屆是“寶萬之爭”結束的標志,11人董事會中萬科管理層占3席,第一大股東深圳地鐵占3席,外部董事1名,獨立董事4名。2019年1月,深圳地鐵推薦的董事肖民因工作變動原因辭職,空出的席位一直未增補。今年6月,萬科本屆董事會3年任期將滿,新一屆董事會的格局是否會發(fā)生變化?萬科事業(yè)合伙人此時斥資增持是否榆次有關?值得關注。
是誰在賣?
回到萬科3月31日的大宗交易,共有49筆之多,合計成交2.45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2.17%,合計成交金額61.3億元。賣方席位均為機構專用,買方席位包括機構專用、中信證券上海分公司、國信證券深圳紅嶺中路營業(yè)部和東方證券上海中山南路第一營業(yè)部。其中,國信證券深圳紅嶺中路營業(yè)部合計買入6500萬股,與盈安合伙買入數(shù)量相同,應為其席位。
49筆大宗交易的賣方席位均為機構專用,成交價格均為25元/股,又集中在3月31日這一天,說明賣方極有可能是同一個。那么,哪一方有這個實力?
回顧歷史,2018年5月18日,萬科A出現(xiàn)26次大宗交易,其中24次買賣雙方均為機構,當日機構間的大宗交易累計成交5798.25萬股,金額14.76億元。根據(jù)當時的報道,此處的賣出機構席位均為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泰信1號資產(chǎn)管理計劃,委托人正是寶能旗下的鉅盛華。
這一次,還會是寶能嗎?
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寶能旗下的鉅盛華持有4.03億股,持股比例已經(jīng)降低至3.57%。萬科A其它持股比例高于2.17%的股東還包括:德贏1號(2.91%)、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守型投資組合(3.04%)、金鵬1號(4.04%)、深股通(4.32%)、深圳地鐵(28.69%)。其中,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已于去年8月更名為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家人壽”。)
綜合判斷,萬科3月31日大宗交易的賣方為德贏1號、金鵬1號、深股通、深圳地鐵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大家人壽和寶能則都有可能。
大家人壽一直在減持萬科。2019年9月19日,大家人壽將持有的1.96億股萬科A股換購了平安中證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主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shù)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份額,占公司總股本的1.73%。此次換購前,大家人壽持有萬科比例6.02%。此次認購完成后,大家人壽持股比例降低至4.29%,不再為5%以上股東。
萬科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大家人壽持股比例為3.04%。這意味著在2019年9月20日至2019年12月31日,大家人壽減持了萬科1.25%的股份。
寶能也是一路在減持。巔峰期,寶能持有萬科25.4%的股份,位列第一大股東。“寶萬之爭”結束后,寶能在2018年4月開啟減持之路,持股比例在2018年9月降低至15%,2019年11月降低至10%,2019年12月降至不足5%,后續(xù)無需再進行披露。至2019年底,寶能最新持股比例已經(jīng)降低至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