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雪沖刺“奶茶第一股”臨門一腳
- 2021年05月27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近日,有媒體報道稱,5月20日奈雪的茶已通過港交所聆訊,此次計劃公開發行15%的新股,具體募資額度和定價將在之后的路演后再確定。
雖然奈雪方面表示公司已經通過港交所聆訊的消息不實,但作為準“新式茶飲第一股”,與其上市有關的各種消息,仍舊觸動著市場的神經。蜜雪冰城“篡改門”事件,讓茶飲行業食品安全問題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熱點。與蜜雪冰城下沉策略不同,奈雪定位高端茶飲,被稱為“最貴奶茶”,成功的營銷使其在茶飲消費升級的賽道上跑出了不俗成績。但快速擴張的同時,奈雪也面臨著食品行業共有的困惑。
“最貴的茶”,能否成為消費者最好的選擇?奈雪的茶所面對的,是投資者和消費者的雙重投票。
沖刺新式茶飲第一股
今年除夕當天,在多次傳出上市消息后,奈雪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申請IPO。據本次披露的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招股書顯示,摩根大通、招銀國際、華泰國際為奈雪的保薦人。如果順利上市,這也意味著奈雪將成為新式茶飲第一股。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5月20日奈雪的茶已通過港交所聆訊,此次計劃公開發行15%的新股,具體募資額度和定價將在之后的路演后再確定。但隨后,奈雪公開否認該傳聞,稱公司正有條不紊按計劃推進IPO事宜,馬上要過聆訊,也就是近一兩個月的事情。知情人士透露,奈雪在上周已向港交所提交了最新一版問詢回復。
該消息傳出次日,5月21日,奈雪聯合眾多權威機構,發布了新式茶飲行業的首份行業標準。有券商從業者分析稱,目前港交所、證監會對新茶飲行業相對不熟悉,在全球資本市場可選對標品牌較少,奈雪在上市之前需要定義整個行業。
對于在此時機發布行業標準是否為助推上市的戰略布局,記者發函至奈雪品牌方,對方表示奈雪自2019年就開始推動行業規范建立,該動作與是否上市沒有必然聯系。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在新式茶飲賽道,共發生融資事件11起,披露資金總額超過12億人民幣,除了奈雪外,還包括喜茶、古茗、滬上阿姨、7分甜、蜜雪冰城等,涵蓋頭部高端市場品牌及下沉市場品牌。
其中,與奈雪皆定位在高端市場的喜茶,先后拿到過IDG資本、今日投資、美團龍珠、高瓴資本的投資。喜茶、奈雪在經過幾輪融資后,各自融資總額至少在14億人民幣以上,有消息稱兩個品牌的估值則分別達到了160億元和130億元。奈雪此番搶跑上市,或將在資本市場領先喜茶。
門店穩步擴張尚未實現盈利
據官網資料,奈雪的茶隸屬于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立于2015年,總部位于廣東深圳,以20-35歲年輕女性為主要客群。自2015年成立以來,奈雪從未停止擴張的腳步。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門店數量分別為155家、327家和422家。
然而,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分別虧損6972.9萬元、3968萬元、2751.3萬元,2020年前三季度虧損同比擴大605.1%,三年內累計虧損1.37億元。
據招股書顯示,奈雪原材料成本、員工成本、租金開支及物業管理費分別占總收益的38.4%、28.6%、15.2%,三項成本支出合計占總收益的80%以上。
“我們從一家店到全國500多家店,到17000名伙伴,錢從哪里來?門店自己掙的。”近日,奈雪創始人彭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談到奈雪凈利潤虧損的原因,表示奈雪靠門店盈利自己發展起來,凈利潤虧損是因為奈雪在后臺、供應鏈、中央工廠、品牌、團隊、IT等等做了大量的投入,在為未來發展做準備。
奈雪亦回應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稱,在排除諸如上市費用等一系列非經常性或與經營無關的事項的影響后,2020年前三個季度,公司實現經調整凈利潤人民幣450萬元,已經開始盈利。
但是,隨著門店數量快速增長,奈雪的同店銷售額有所下滑。2019年奈雪單店日均銷售額為2.77萬元,2018年為3.07萬元,同比下滑10%;2020年前三季度單店日均銷售額為2.02萬元,而2019年同期為2.65萬元,同比下滑23.8%。此外,奈雪2018年、2019年同店利潤率分別為24.9%、25.3%,2020年前三季度則下跌至12.6%,同店利潤率腰斬。
對于門店擴張侵占利潤的問題,奈雪回應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稱,將會堅持直營,未來大力發展的PRO店會具有更高的議價能力,租金成本基本在10%以下,隨著自動化設備的落地以及整體SOP設計,在人力成本上比標準店保守估計可以節省2%-3%。
網紅新品再現食品安全隱患
近日,在奈雪對新品“霸氣玉油柑”的營銷推廣下,不少消費者跟風嘗試這款小眾水果茶,奈雪憑借該產品熱度上升。據悉,目前該產品的銷量已在奈雪全部茶飲產品中占比超20%,油柑話題關注過億。
然而,熱度高漲的同時,有部分消費者對該飲品的口味提出質疑,還有消費者因該飲品包裝質疑食品安全。據媒體報道,有消費者反饋霸氣玉油柑的瓶蓋析出黑色不明物質,奈雪方面解釋“黑色不明物質”實為氧化鋁,并陸續將系列產品所用包裝更換為塑料材質。
此外,還有消費者反映,該產品瓶子在特定情況下會爆炸,甚至有人在茶飲不慎掉落后喝到外觀無恙但內含碎裂玻璃的茶飲。對于該產品包裝是否具有安全隱患,奈雪目前尚未公開回應。
此前,奈雪也多次發生此類問題。2021年3月31日,青島市城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一次檢查中,發現北京奈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青島城陽區分公司冷藏柜內有一款產自荷蘭的福瑞客乳酸黃油,未執行疫情期間的進口冷鏈食品的相關規定,涉嫌構成了采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的違法行為。
2020年11月,大渡河門店因生產經營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被普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5萬元罰款。2020年5月,江寧金鷹分公司因標簽、標示、說明書不符合規定被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5000元罰款。2019年6月,深圳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對奈雪的茶門店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其負責配茶工作的部分員工未按規定佩戴口罩,且有食品儲存柜無故損毀的現象。2019年1月,正佳廣場分店被廣州市天河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罰款9150元。
“最貴奶茶”能突圍賽道競爭嗎?
近期,奈雪“霸氣玉油柑”走紅后,“老對手”喜茶也推出了類似的油柑茶飲。事實上,新式茶飲兩家頭部品牌還有不少產品雷同,這也引發過兩家品牌創始人之間的口水戰。
“我們在競爭激烈且發展迅速的中國市場中經營業務并面臨激烈的競爭。我們的產品并非專有產品,且我們無法阻止競爭對手復制我們的產品配方。”奈雪在招股書清晰地認識到了茶飲市場的擁擠與可復制性,指出競爭加劇可能會降低奈雪的市場份額及盈利能力,并需要將來加大銷售及營銷力度以及資本投入,這可能會對奈雪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或迫使奈雪蒙受進一步損失。
《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新式茶飲的門店從25萬家迅速增長到50萬家。盡管2020年因為年初疫情的影響而造成了門店數量的減少,但預計在2021年,門店數量又會重回頂峰。
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每單均價達43.3元,被稱為“最貴奶茶”,遠超行業客單價35元的平均水平。在新式茶飲的賽道,除了以喜茶、奈雪為代表的頭部品牌以外,也有越來越多的腰部品牌開始擠占市場,比如茶百道、茶顏悅色、一點點等品牌,以及超1.5萬家專攻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差別不大的產品,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面對可替代產品的夾擊,客單價最高的奈雪還能一直堅持高端路線嗎?對于是否會向下沉市場拓展,彭心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短時間內奈雪還沒有必要下沉,在一個城市的深度運營對于我們來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