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泰生物:10億劑乙肝疫苗為3億人筑健康屏障
- 2019年11月08日 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作為A股疫苗龍頭企業之一的康泰生物披露三季報業績,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幅14.53%,已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
“疫苗產業是利國利民的大事,牽涉到幾代人的幸福。我想要讓中國百姓能夠用得上技術先進、價格低廉的疫苗。”近日,康泰生物董事長杜偉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自己二十多年深耕疫苗行業的初心。
10月29日,作為A股疫苗龍頭企業之一的康泰生物披露三季報業績,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幅14.53%,已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其中,三季度單季凈利潤1.73億元,同比增長92.21%。
杜偉民表示,“目前,國家對疫苗行業實行最嚴格的管理制度,媒體及社會公眾也在時刻進行著監督,疫苗行業可以說是被放在‘顯微鏡’下的行業,質量方面完全容不得一絲疏忽。我們在不斷加強研發、嚴把質量關的同時,也要向社會、向市場傳遞對于產品質量的信心。”
填補疫苗市場空白
“乙肝疫苗是新生兒出生之后第一道‘健康屏障’,被譽為‘人生第一針’,其年齡段接種人群也非常廣泛。”杜偉民介紹到,康泰生物作為最早承擔基因工程重組乙肝疫苗技術引進及生產的企業,累計生產、銷售超過10億劑乙肝疫苗,使3億多人受到免疫保護,在國家計劃免疫戰線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要想讓中國百姓能夠用得上技術先進、價格低廉的疫苗,企業不僅要在引進和吸收的基礎上完成創新飛躍,最重要的是在質量標準方面保持甚至超過國際水平。”杜偉民表示。經過20多年的發展,康泰生物在原有產品技術基礎上成功研發了用于無應答人群的60微克乙肝疫苗,填補了市場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康泰生物于2017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截至2019年10月30日,公司股價以86.65元報收,創下歷史新高,公司總市值也從上市首日的19.48億元增長至559億元,兩年多的時間增長超過27倍。
持續加強研發
疫苗行業一直以來都以高門檻、高投入的特點著稱,尤其是新型疫苗的研發成本可與創新藥比肩。
據公開信息披露,過去5年間,康泰生物年均研發投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約10%左右,2018年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達到1.77億元,同比增長48.21%。“傳統疫苗產品的研發周期一般都要持續7年到15年,而創新疫苗的研發周期更會長達20年之久。”杜偉民表示。
實際上,近年來國內疫苗產業發展非常迅速,國家政策在大力扶持的同時,監管方面也越來越嚴格,尤其是《疫苗管理法》的正式頒布,行業發展進入重要轉型期。對此,杜偉民表示,康泰生物將繼續加強研發,嚴把產品質量關,抓住機遇,促進企業高速持續的發展。
2019年上半年,康泰生物披露定增預案,擬募資金額30億元,其中21億元用于北京民海生物新型疫苗國際化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建設。據杜偉民介紹,該項目占地面積9萬多平方米,將用于新型疫苗的研發生產,“過去10年我們還是在緊跟國際步伐,未來10年,我們要與國際接軌,甚至是要做到趕超,研發全球領先的創新疫苗。”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康泰生物實施了股票期權激勵計劃,首批授予541人,占公司2018年員工總人數比例近一半,激勵對象主要為核心管理、技術、業務人員。財報顯示,2014年至2018年,康泰生物凈利潤連續5年保持增長,凈利潤從2014年的3116.26萬元升至2018年的4.3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93.37%,在生物制品行業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有民生證券研究員表示,短期來看,公司四聯苗銷售明年有望超預期,盈利能力提升,驅動業績高速成長;中長期來看,公司13價肺炎苗和二倍體狂犬疫苗將陸續報產,預計將打開10億元以上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