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源果汁2019年四只債券接續到期 還債火燒眉毛還需警惕退市
- 2019年03月04日 來源:投資時報
提要:已停牌11個月的匯源果汁,在違規向關聯公司提供本金約42.82億元巨額貸款后,又面臨10.2億港元的可轉債違約。僅2019年該公司就有四只債券會陸續到期,總金額約30億人民幣。
已停牌11個月的匯源果汁,在違規向關聯公司提供本金約42.82億元巨額貸款后,又面臨10.2億港元的可轉債違約。僅2019年該公司就有四只債券會陸續到期,總金額約30億人民幣。
2019年的春節,朱新禮應當感念吳秀波。正是由于后者的“人設崩塌事件”,導致匯源果汁以指定飲品方式重金贊助的北京衛視春晚受到前所未有關注。在“有匯源才叫過年”的口號下,該公司旗下新舊產品不斷亮相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
只是,不為廣大觀眾所知曉的是,在北京衛視春晚一擲千金的朱新禮與他的匯源果汁,正陷在巨額債務泥淖中全力自救。
日前,已在每股2.02港元及53.97億市值停留11個月之久的匯源果汁,發布了一則更新公告。公告顯示,其將于2020年到期、利率為6.5%的一筆優先票據,因某些原因無法在預定的2019年2月26日支付利息。由于相關條款約束,匯源果汁方面預計能夠在30日寬限期內支付相關利息。因此,“將不會發生拖欠支付利息事件”,該公司在公告中如是表示。
令人尷尬的事項不只這一宗。
早在2019年1月24日,匯源果汁同樣發布公告稱,對于需在2019年1月23日按可換股債券本金額的102%(即10.2億港元)進行贖回的可轉換債券,本公司并未向債券持有人支付贖回金額或到期贖回金額,構成實質性違約。
更值得關注的是,記者發現,該公司僅2019年即有四只債券陸續到期,分別為1.5億美元的“匯源果汁可債券2019”、6億元人民幣的“16匯源01”、6.8億人民幣的“16匯源02”和7.2億人民幣的“16匯源03”,債券規模總計約30億元,而最近到期的債券已僅有兩個月的期限。
匯源果汁債券違約早有預兆。
在此之前,該公司違規向北京匯源飲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匯源)提供了一筆本金為42.82億元、利率為10%的短期貸款,該筆資金主要用于后者及其聯署人士的臨時營運資金或債務償還。
而北京匯源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兼董事長朱新禮的關聯公司。根據港交所規定,由于授予北京匯源飲料的貸款總金額,已經超過資產比率的8%,需要進行相關披露。然而,這筆貸款既沒有被及時披露,也沒有經過董事會批準。
據悉,上述貸款已經歸還,上市公司目前也收取了1.5億元利息,但基于審慎原則,國際知名債券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先后將匯源果汁信用評級下調。
與此同時,恒生指數發布公告稱,由于匯源果汁持續停牌,其成分股身份自2018年7月11日收市后,以系統最低價格(0.0001元)從港股多個指數及分類指數中剔除。2018年7月12日,深交所也將匯源果汁調出港股通股票標的范圍。這意味著,該公司的股票只能賣出卻不能買入。
截至2018年3月30日停牌前,匯源果汁2.02港元的股價較2007年上市首日開盤價下跌76.98%。
股市變化往往是公司業績的晴雨表。Wind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6年匯源果汁營業收入從28.48億元增至57.56億元,8年時間僅增長一倍且年增速極不穩定。如2010年其業績增速可高至32.03%,而2016年的增速卻又低至0.12%。
利潤就更不好看。2009年至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匯源果汁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2億元、0.24億元、-2.30億元、-3.18億元、-4.79億元、-5.75億元、-5.53億元、-2.08億元及1.45億元。在可見的8年半年的時間里,其實現正向盈利的年份只有兩年,分別在2010年和2017年上半年(未披露年報)。
截至2019年3月1日,匯源果汁停牌長達11個月,卻迄今未披露其2017年年報,至于2018年半年報及年報,目前來看更顯遙遙無期。
此外,自今年以來,匯源果汁已有包括執行董事崔現國、獨立非執行董事趙亞利在內6名高層人士相繼辭職。
其中,行政總裁吳曉鵬的離開令外界頗感意外,因為距他出任這一職位,僅過去半年時間。2018年7月16日,匯源果汁曾公告稱吳曉鵬為新任行政總裁,在公告中該公司評價其“在內部控制、財務金融、企業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而在匯源果汁擔任多年非執行董事的閻焱提出的辭職理由也略顯奇怪,這位軟銀賽富的首席合伙人認為,作為非執行董事,他“能力有限,因而辭任”。
除了表現不佳甚至難產的財務報表,以及大幅動蕩的人事關系,對匯源果汁而言目前最大威脅是“退市”。
此前,針對匯源果汁的復牌事宜,港交所曾附加了相關條件,即要求公司對相關貸款進行發證調查、公布調查結果,并采取合適的補救措施。如果匯源果汁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達成所有復牌條件,港交所上市部將展開取消其上市地位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