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外賣收入增四成
- 2019年08月22日 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8月20日,海底撈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海底撈2019上半年總營收116.9億元,同比增長59.3%,新開餐廳130家,顧客人均消費從100.3元漲至104.4元,一線城市的人均消費從106元增長至110元。
8月20日,海底撈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海底撈2019上半年總營收116.9億元,同比增長59.3%,新開餐廳130家,顧客人均消費從100.3元漲至104.4元,一線城市的人均消費從106元增長至110元。此前海底撈曾因迅速下沉二、三線城市遭國金唱空,認為其下沉戰略失靈,而從最新財報來看,門店數量激增并未影響海底撈整體的營收,二、三線城市的翻臺率與客單價均有所提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外賣訂單數量增加,外賣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40.9%。分析認為,由于海底撈管理模式和供應鏈優勢,下沉二、三線城市有很大的優勢,另外從火鍋外賣雖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但因配送等問題導致營收利潤較低甚至虧損。
據海底撈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開業門店達到130家,全球門店網絡從2018年12月31日的466家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593家,其中550家位于中國內地的116個城市,43家位于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及海外,包括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與門店激增相對應的是,海底撈的營收也呈現大幅上升趨勢,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整體營收11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9.3%,海底撈認為營收增長主要是源于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上半年新開了259家門店。
此外,海底撈在二、三線城市的表現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此前海底撈向二、三線城市下沉策略遭遇國金證券唱空,國金證券分析師唐川發布研究報告稱,盡管海底撈短期門店擴張帶來的增長較為確定,且其餐飲品牌影響力值得一定估值溢價,但目前股價隱含市場對公司未來三年50%-60%的凈利潤復合增速預期很難達到,因此下調海底撈評級從“增持”為“減持”。
但從海底撈2019年上半年的表現來看,一線城市的客單價格從2018年同期的106元增至110元,而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客單價也出現了3-4元的增幅。同時在翻臺率方面,一線城市保持5.1次/天不變,而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則出現增長趨勢,且二線城市翻臺率高于一線城市。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二、三線城市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連鎖餐企新的戰略市場,針對這些城市,調整消費策略和供應鏈建設成為考驗連鎖品牌餐企的關鍵,而海底撈的供應鏈建設相對成熟,這位其下沉二、三線城市加分不少,除此之外,海底撈在管理模式上優勢明顯,在不同城市采取不同的管理、發展模式的經驗充足,海底撈在二、三線城市仍存一定的發展空間。
除了二、三線城市發展態勢向好之外,海底撈的火鍋外賣也逐漸成為重要的增量市場,財報顯示,由于外賣訂單數量的增加,海底撈的外賣業務收入從2018年上半年的1.334億元上升到2019年同期的1.879億元,增長幅度為40.9%。上述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火鍋外賣和零售領域是火鍋餐企不斷嘗試開拓的增量市場,但目前火鍋外賣市場尚未成熟,除去配送、人工成本,很多餐企反映火鍋外賣營收利潤較低,此外繁瑣的外賣流程和就餐工具也影響消費體驗,因此火鍋外賣有待于進一步標準化和流程化,從海底撈火鍋外賣的業績來看,消費者對于火鍋外賣還是有很大的消費需求。